教育-MAIDEFA.COM域名出售

公考培训承诺“不过包退”,媒体:看似双赢实则埋下“爆雷”因素

2022-12-02 11:00:10

公考热持续升温,2023年国考总报名人数已超过250万。与此同时,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司的领头羊中公教育也越来越冷淡。这家在公考培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上市公司,深陷拖欠协议班退费的泥潭。在微博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索中公教育,山东、湖北、浙江、四川、广东等省份的中公教育分校都存在拖欠“不退款”班退票费的问题,学生们在焦急地交流退款方式。

在公务员考试的热潮下,各种公考培训班应运而生。2018年,国家税务总局开展的“国税系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与完善路径研究”显示,2015-2017年国税系统新录用公务员中,参加各类笔试和面试考前培训的比例高达80%。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,各培训机构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员,尤其是中公教育在2010年前后推出的“不退款”协议班,被业界视为“天才发明”。

按照这种模式,考生在培训前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。如果考试不合格,培训机构需要退还考生的培训费。而“包退”不仅给学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信心,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。虽然收费比“一手交钱,一手上课”的普通班贵,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趋之若鹜。

一方面,协议给培训机构带来了大量现金流,其收入一度占到中国公立教育总收入的近80%;另一方面,中公教育也可以利用公考的周期限制来做“时间差”,将吸收的资金投资到国外或者购买理财产品。报告显示,2018年至2020年,仅中公教育的财务收入就占归母净利润的10%左右。有着一手好算盘的中国公立教育,曾经红红火火过一阵子,赚得盆满钵满。

不劳而获。而“保证回报”看似双赢,这种炒作却为日后埋下了“雷电”因素。一旦退款率提高或者对外投资的收益减少,这种“借鸡生蛋”的营销模式就很容易失去平衡。

果不其然,2020年后,由于招聘、竞争等外部因素的剧变,退费率骤增,房地产项目停滞,助学贷款项目弊端开始爆发。中国公教终于尝到了自酿的苦酒,陷入恶性循环。其他培训机构,迫于压力陆续跟进,也遭遇了同样的考验。

公考热,公考培训机构冷。“不退款”的是谁?世界上没有后悔药。当然,当初的承诺是要按照约定退还的。中公教育的副总裁孙伟承诺退还每一笔钱,但他不能像以前一样及时全额退款,并正在积极筹集资金。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势在必行,同时也要有效打破“不退款”的营销套路,以防重蹈覆辙。

吃一堑,长一智。一方面,学生不要被培训机构的“名气”所迷惑,盲目相信所谓的“不退款”。另一方面,监管部门要积极履职,创新监管模式。为深入落实“双减”,去年,教育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下发了《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的形式,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,这给一些遭遇“退费难”的家长带来了福音。我们可以从